查看原文
其他

名厨烹制 | 医药老兵李国春博士:未来3-5年,中国会出现一个市值上千亿美金的医药公司

苏煜静 BioBAY 2021-12-17

他说自己是医药行业的老兵,,也是投资领域的新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在质量提升的攻坚期,要如何平衡好资本与创新是他反复思考的关键问题。他坚信,未来3至5年中国会出现一个市值上千亿美金的医药公司!他就是元生创投的高级合伙人:李国春博士。



医药老兵,投资新人

回国后,他担任了哈尔滨誉衡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职。在接受生物探索专访时,李国春博士坦言,在哈尔滨誉衡药业的那四年,也正是中国药品改革翻天覆地的四年。作为一个医药老兵,李国春博士深知医药研发过程中的困难与瓶颈,他跨界转行的初衷就是想要充分利用自己曾经在跨国企业和上市公司的丰富经验去帮助更多的早期创业者,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做大做强。


跨界转行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工作重点的转变。李国春博士告诉生物探索,之前他的研发工作偏向于研究靶点治疗,在转向制药工业界时得学习如何进行产业化,而如今做基金投资则更要注重找到具有差异化的创新项目。“在中国医药行业不断变化的大潮面前,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机构都需要有一个转变。以往我们投资更聚焦于明星团队,注重产品开始的立项情况。”李国春如是说道,认一个好的概念更需要从两端去考虑。


打造生物医药生态圈

同样,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每个基金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在这个过程中,与创业者进行互通有无的沟通至关重要,投资人与专业者之间进行资源的互动分享以解决创业团队的痛点,同时也能够帮助投资人看到后期资源的互动联系,进而打造出医药生态圈的概念。


从另一端来看,李国春博士表示要把目光往后聚焦。近五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创业者更关注的是如何将产品推向临床,这也是造成很多产品扎堆出现的原因。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加强了监管力度,同时也允许国外早期的临床产品进入国内,这对于创业者而言又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李国春博士认为对于基因投资机构而言,关注行业后端的变化尤为重要。而这当中,李国春博士认为,投资机构应该在前期立项与后面行业变化之间起到好桥梁的作用。

放眼当下中国的创投行业,已经从之前婴幼儿期开始慢慢学习如何走路。在李国春博士看来,如今投资机构是以相对市场化的方式找专业GP去来促使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他说道,“元生创投也想在新的形势下,结合其原来已经有转型的基因和特点去做到更好。元生创投起始于BioBAY,也扎根在BioBAY,同时对于BioBAY来讲也希望元生向外拓展,能够从BioBAY走到长三角,从长三角走到全中国,甚至于慢慢地跟世界有更多的一个联系。”

当然,平衡风险与收益是每个投资机构都需要考虑的事情。作为一个投资机构,元生创投专注于早期生物医药企业的风险投资。在投资创业的这场马拉松赛场上,元生创投一直走得很明智。对于早期项目的投资,元生创投会积极地参与进来当然对于投资企业的临床、生产、市场等要素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李国春博士希望,在投资领域能够建立起一个生态圈,通过彼此间的联动来降低投资的风险,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家。

走好中国特色的生物医药道路

无论是临床工作者还是创业者都不应该停留在事务表面,而是将精力聚焦到具体的事情上面。与当初IT行业相似,生物医药行业只有顺应中国国情,结合中国特色,才能够在新时代脱胎换骨产生新的东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生物医药领域也要有自己的担当与责任。


自科创板开市以来,生物医药板块涨幅惊人,可谓是一枝独秀。李国春博士认为,科创板对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无论是对于创业者还是投资机构而言,科创板开辟了一个更大的愿景,就像是中世纪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科创板将研发、技术、资本等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因素打通,这有利于中国生物医药生态圈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创板的上市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李国春博士思考说,我们会发现此次科创板中的生物医药企业很多是新三板的转板,这表明对生物的制药这块实际上是个堰塞湖,所以才造成了现在新政出台以后,有一个很大量的放量的过程。当然,他对科创板也寄予了很大期望:之后的3到5年能够与整个的行业的从业从业者一起努力,利用这个机会能够把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生态建设得更美好。

结语

这将是一个标杆,企业达到这个层次,说明它在战略布局、市场竞争、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成熟的发展。这样的企业并不一定样样精通,但是在行业内必定会有硬核技术。他强调,中国的药企无论是初创型的小公司,还是稳步发展的大公司都要有工匠精神,将一个项目做深做透、开拓创新。


来源:生物探索

客官们,小二的七夕宠粉活动还没有结束哦,截止昨天已经诞生了第10100、10200号幸运粉丝,10300、10400位还空着哦,你确定不来冲击一下下嘛?


(请上面截图的小可爱们留言给小二联系方式,方便领奖哦~)



往期精选▼

名厨烹制 | 专访陈列平教授:说到免疫治疗,我有些不同看法

名厨烹制 | 张泽民:单细胞测序+生物信息学,“左膀右臂”助力肿瘤免疫研究

名厨烹制 | 徐霆:All in 双特异性抗体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